山乡春早。1月29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阳镇春阳村,村民李新林一家人就在自留山上的松线虫疫木林里忙活开了。
去年底,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下达松材线虫病除治采伐计划,李新林家的20亩受灾林列在其中。
接种、覆膜、盖土……在林业技术员的指导下,李新林和家人就地将伐倒的“病树”截成段放入挖好的沟中,接种上茯苓菌种,再覆上薄膜、盖上黄土。忙碌中,大家个个额头冒出了汗珠。
“这些接种上茯苓菌种的疫木和伐桩很快就会腐朽殆尽,松材线虫也会很快消失,还能收获大量的茯苓,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当地茯苓种植技术员赵世群说,茯苓属木腐真菌类,疫木在成功接种上茯苓菌60天后,其中的松材线虫就会全部死亡。同时,由于茯苓菌不断分解松木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将加快树桩腐烂速度。
松材线虫病是最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之一,被称为“松树的癌症”,具有很大的传染性。松树染上这种病害后,松针会变成黄红褐色,40天左右就会死亡,3至5年可摧毁成片松林。
对于松材线虫病的入侵,靖州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组织林业专家研究“利用茯苓菌进行松材线虫病疫木无害化处理”方案。择伐松材线虫病疫木164230.84立方米,利用疫木,因地制宜发展茯苓种植1万亩以上。
“变害为利。”靖州林业局局长石昌银说,年前,县政府专门组织县中药材办、茯苓协会以及靖州8家茯苓企业召开专题会议,抢抓时间在疫木采伐区建基地、种茯苓。
“靖州是中国茯苓之乡,种植茯苓根本不愁销路。”李新林笑呵呵地说,他早就想扩大茯苓种植规模,但苦于没有马尾松原料,如今有了2000多个疫木伐桩,得撸起袖子“干一票大的”。
灿烂的阳光洒在春阳村及周边的山头上,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纷纷来到山中,伐倒“病树”,种下希望,期待“病树”后头万亩春。
(文章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