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全国茯苓(中药材)及其制品电子贸易平台! [登录] [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4006662399
APP下载

扫码进入小程序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茯苓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27)
浏览量:22155次
发布时间:2023-01-10 20:58:14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茯苓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2022—2027) 

编制单位: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2年12月

 

前  言 

茯苓是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a cocos(Schw.)Wolf 的干燥菌核,在我国具有2000多年应用历史,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被唐代《道藏》列为九大仙草之一。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现代研究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保肝降酶等作用。茯苓是我国常用传统药食两用大宗中药材,为中药“四君八珍”之一,是现代临床运用最多的四大中药饮片之一,素有“四时神药”、“十方九苓”之美誉,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将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茯苓以其独特功效和广大人民认可度,已成为我国中药产业中最具开发价值和产业价值的大宗中药材品种之一。

“世界茯苓看中国,中国茯苓看靖州”。靖州是“中国茯苓之乡”,茯苓是靖州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也是经济绿色发展的战略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茯苓是“湘九味”、“怀六味”重点打造品牌品种,是湖南省中药材千亿产业重点品种。靖州茯苓产业现已成为怀化市中药材产业中基础最扎实、产业最聚集、链条最完善、创新最明显、前景最看好、市场最广阔的重要产业,是“怀六味”中最具产业特色优势的品牌品种、最具产业示范带动的样板品种。靖州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提出全力将靖州打造成“世界茯苓之都”,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湖南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6-2025年)》、《湖南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关于促进湖南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结合怀化市、靖州县实际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22-2027年。  

 

一、发展现状

(一)主要成就 

近年来,靖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茯苓产业,立足县情实际,高位统筹、持续推动茯苓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设全国最具特色的茯苓科技产业园区,已成为全国茯苓科技文化推广中心、全国茯苓研发基地、全国茯苓集散地,是全国茯苓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区域。全面推动茯苓菌种选育、规模种植、集散交易、精深加工、科技研发、商贸物流、行业服务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建设和发展,在基地规模、园区建设、市场拓展、品牌打造、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2021年,全县茯苓产业实现综合产值31.8亿元,比2012年、2017年增加了23.3亿元、11.6亿元。 

2021靖州县茯苓产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实现数据 

备 注 

菌种

1

菌种生产规模

3800万包

超过100万包企业18家。

基地

2

茯苓种植规模

218万窖

(5440亩)

超过1000亩种植企业3家。通过GAP认证基地、国家中药材溯源体系建设基地、定制药园建设基地、三无一全品牌基地各1家。

市场

3

鲜茯苓交易

7.8万吨

(10.92亿元)

约占全国总量的75%。

生产

加工

4

茯苓初加工规模

3万吨

转港出口2000吨。

5

茯苓加工企业

218家

规模以上企业6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

6

茯苓产品

128种

其中药品6种。

7

产业园区

1个

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省“五好园区”。

科研

8

课题、项目

31项

省级以上18项

9

科研平台

11个

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

10

授权发明专利

28个

均为国内授权。

11

科研奖项

8项

省级和国家一级行业组织一等奖5项

标准

12

标准

127项

行业标准1项,湖南省地方标准4项,国家药品标准7项,企业备案标准115项。

品牌

13

国家

6个

“中国茯苓之乡”,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及其示范区、国家级出口茯苓质量安全示范区。

14

省级

2个

湖南省首批道地药材目录。

15

省级著名商标

1个

“补天回生”、“靖州茯苓”商标获湖南省著名商标

文化

宣传

16

全国会议

2次

全国茯苓产业发展大会

17

省级文化科普基地

1个

补天茯苓文化与产品展示基地

经济

指标

18

综合产值

31.8亿元

 

2021靖州县茯苓产业发展主要指标

1.菌种培育技术领先,标准生产不断推进 

菌种选育。1974年我县药材公司配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从靖州产野生茯苓中在全国率先选育出茯苓纯菌丝种,命名为“5.78”茯苓菌种;2009年靖州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湘靖28”茯苓菌种,“湘靖28”茯苓菌种是我国第一个获得省级农业主管部门认定的非主要农产品品种登记证书的茯苓菌种。近几年,我县以茯苓“5.78”菌种、“湘靖28”菌种为基础,持续开展茯苓菌种复壮、选育研究,太空诱变菌种选育取得初步成果。

菌种生产。靖州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逐渐成为全国茯苓菌种的生产中心,并向周边辐射。目前,靖州人开办的茯苓菌种生产企业有418家,其中县内237家,县外181家。 2019-2021年分别年产茯苓菌种3000万包、3500万包、3800万包。

2.基地规范建设不断加强,种植规模逐年扩大 

基地规范化建设。靖州自古就有采收茯苓的记载,1958年,靖州开始开展人工种植茯苓。随着“5.78”茯苓菌种在靖州选育成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靖州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茯苓种植县域。自2010年,靖州开始规模化、标准化进行茯苓种植。2014年补天药业靖州太阳坪茯苓规范化种植基地通过国家GAP基地认定,成为湖南省首家通过国家GAP认证的基地。该基地先后被认定为国家中药材溯源体系、定制药园建设基地,多次被评为中国道地药材十佳规范化种植基地。

基地规模化建设。近年来,茯苓种植基地不断扩大,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成为茯苓种植的主力军。通过龙头带动,加快了茯苓种植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进程。2019年-2021年全县种植茯苓分别为4850亩194万窖、5120亩205万窖、5440亩218万窖。其中补天药业、智美茯苓、华亿茯苓种植面积均超过1000亩,和盛茯苓种植合作社、靖州茯苓种植联合社、靖州茯苓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超过200亩。

3.园区建设不断完善,产业集群效果明显 

园区建设。积极推进茯苓科技产业园建设。产业园区规划面积3.06平方公里,目前园区已累计完成投资17亿元,完成建设1.5平方公里,建成了园区综合服务中心、茯苓加工贸易中心、茯苓小微企业孵化中心、茯苓文化体验中心、全国茯苓(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区域性食品药品检测中心等项目,为茯苓初深加工提供了基础平台。鲜货茯苓市场投入使用,茯苓加工贸易中心正式运营。

产业发展。园区聚集中小微企业和加工户218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产业园2018年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19年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2021年被评为“湖南省五好园区”,园区正吸引一批企业向园区聚集。补天集团总部落户园区,茯苓系列医药健康产品开发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

4.市场渠道不断拓展,品牌影响大幅提升 

市场营销。靖州已经形成涵盖茯苓饮片、药品、食品、化妆品等产品的市场销售网络,搭建了线上与线下、国内与国外交易平台,形成了多品类、多渠道的市场体系。中国靖州茯苓鲜货交易市场是中国最大的茯苓鲜货交易市场,鲜茯苓年集散量7.8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75%,茯苓初加工产品交易3.9万吨,2021年鲜、干茯苓交易额分别达10.92亿元、12.09亿元。茯苓初加工、深加工产品在全国各省市区均有销售;茯苓初加工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转港出口量近2000吨,占据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靖州茯苓已成功在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由补天集团承建的“全国茯苓(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已经上线试运营。

品牌建设。靖州被授予“中国茯苓之乡”,“靖州茯苓”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成功创建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及其示范区、国家级出口茯苓质量安全示范区。靖州茯苓入选湖南省首批道地药材目录,是“湘九味”、“怀六味”重点打造品牌品种。“补天回生”、“靖州茯苓”商标获湖南省著名商标,茯苓多糖口服液、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被评为中华民族医药百强品牌品种。靖州茯苓产业影响力、品牌力、知名度大幅提升。

5.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标准建设持续推进 

科技创新。靖州在茯苓菌种选育、生态种植、精深加工、标准制定等方面创新成果颇多。“湘靖28”茯苓菌种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非主要农作物产品登记证书的茯苓菌种,茯苓高效袋料栽培技术利用松木加工剩下的边角料、枝条等余料进行茯苓种植,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松木资源,保护了生态。开发茯苓药品、食品、化妆品等产品128个,其中补天药业生产的“茯苓多糖口服液”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批准的唯一茯苓单味药入药用于防治肿瘤的准字号药品。承担实施市级以上科研与产业项目24项目。“大宗道地药材茯苓栽培与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等茯苓研究成果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一等奖5项,获湖南省发明专利二等奖1项。获茯苓相关授权发明专利28项。

标准建设。在标准制定方面,制定发布了《靖州茯苓菌种》、《靖州茯苓袋料栽培技术规程》、《靖州鲜茯苓》、《靖州干茯苓》四项湖南地方标准,茯苓商品规格等级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茯苓产品企业标准、湖南省备案标准115个。目前靖州正组织有关部门、协会、企业研究制定茯苓国家标准、国际标准。

6.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价值得到提升 

产业链建设。以茯苓科技产业园为核心,按照“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政府搭建园区平台、园区培育龙头企业、企业链接基地农户”的思路,推动企业集中布局、资源集约利用、科技协同创新、产业集群发展,一产向三产拓展,二产与三产衔接,使一二三产不断融合,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产业价值开发。2021年,茯苓全产业链实现产业综合价值31.8亿元。依托全国首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抢抓全省林长制改革试点县契机,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换路径,扎实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2022年上半年,全县实现以茯苓为主的林下生态产值8.9亿元。

7.文化宣传持续强化,行业影响不断扩大 

在茯苓文化宣传方面,举办了多种形式的会议、会展、征文等活动。靖州2017年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全国茯苓产业大会;中国菌物学会茯苓分会成立大会暨茯苓产业高峰论坛2019年在靖州举办;2020年由中国菌物学会、靖州县茯苓专业协会举办了全国茯苓文化征文大赛。茯苓系列初加工及深加工产品作为靖州特色特产产品参加全国药交会、农博会、健博会、化博会以及区域性农产品、食品药品交易会、博览会、展销会50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展示靖州茯苓产业成果。

在行业影响方面。靖州县茯苓专业协会被推选为中国中药协会茯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补天药业被推选为全国茯苓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菌物学会茯苓分会创会会长单位、湖南省中药材产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及茯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补天药业被中华全国工商联医药商会评为中国医药企业成长50强、全国诚信守法百强企业。 

 8.乡村振兴效果明显,集体农户持续增收 

茯苓作为乡村振兴主导产业,联农带农紧密,强村惠民农明显。按照《靖州县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靖州推进“五个链接”,实施“十个带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其中茯苓产业链接了35个村,每村实现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持续抓茯苓产业,广大群众从中尝到了“甜头”,投身茯苓产业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2万余户5万余人从事茯苓产业相关工作,其中脱贫户4100余户,人均增收4700余元。  

 

(二)存在问题 

1.茯苓菌种品种选育有待加强,生产管理有待规范, 

目前,全国有茯苓菌种41种,各地无序命名现象突出,数量还在增加。但多数为1974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在靖州选育的“5.78”茯苓菌种的衍生品,均没有进行非主要农产品品种登记,只有靖州选育的“湘靖28”茯苓菌种具有省级农业管理部门颁发的非主要农作物产品登记证书,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管理的品种。同时,茯苓菌种经过多年生产有明显退化现象,无证无照生产的茯苓菌种无限期转代繁殖销售现象较多,很大程度影响着茯苓产量与质量。

2.松木资源紧缺问题日渐显现,对茯苓种植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 

茯苓种植主要原料为以马尾松为主的松木,其茯苓种植转化率仅为松木的20—30%,对松木资源消耗很大。我县过去是林木加工大县,也是茯苓种植大县,随着对松木的过量砍伐,松树资源非常紧缺。同时,松木成材慢,价格不高;加之我县现为松线虫病疫区,松木资源问题更加凸显,使全县茯苓种植规模扩大受到限制。据调查,靖州县马尾松林地近40万亩170万立方米的活立木蓄积量,但有许多属于公益林、天然生态禁伐保护林,且适合茯苓种植的大口径材(直径一般20cm以上)占的比例较少,受砍伐指标限制,每年砍伐量仅为3万立方米左右,树兜、树段、枝条等全部用来种植茯苓,可生产鲜茯苓7000吨左右,仅占靖州茯苓大市场集散量的10%,市场过度依赖县外鲜茯苓来支撑,使茯苓产业的生态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制约。

3.茯苓趁鲜加工自动化程度有待提高,初加工标准执行有待加强 

茯苓现在多为趁鲜加工。茯苓从蒸制-削皮-切制-干燥等初加工环节生产加工技术较为传统,技术水平先进性不突出,智能生产线较少,缺少成套自动化设备,产业数字化程度不高。我县鲜茯苓多采用蒸制处理,少量采用传统“发汗”处理。蒸制环节缺少严格的标准管理。鲜茯苓蒸制后主要依靠人工削皮,随意性大,标准不易控制。虽然有靖州鲜茯苓、靖州干茯苓、茯苓蒸制、茯苓加工、茯苓商品规格等标准或规范,但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使标准规范未得到充分落实,影响茯苓初级产品质量。

4.初级加工产品较为普遍,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产品不足 

靖州作为全国最大的茯苓初加工中心,年加工茯苓3.5万吨,包括茯苓丁、茯苓块、茯苓刨片、茯苓卷、茯神等不同规格的茯苓初级加工产品。因为中药饮片生产厂家较少,只有补天药业一家企业具有茯苓饮片生产许可证,绝大多数茯苓初加工产品只能在低端市场作为农产品进行流通销售,附加值不高。近年来,靖州企业虽然加大茯苓精深产品研发力度,开发了一批以茯苓为主的功能食品、健康食品、化妆品及中药类衍生品等产品,但绝大多数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缺少在市场上叫得响、卖得好的拳头产品。同质化产品市场竞争现象普遍。如茯苓饼干、茯苓面条等产品多家企业均有生产。高附加值药品研发生产很少,目前生产的茯苓药品只有补天药业的“茯苓多糖口服液”。

5.品牌宣传保护力度有待加大,茯苓文化挖掘有待深入 

“靖州茯苓”作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入选产品等品牌对外宣传不够,缺乏统一的区域公用品牌策划和宣传。靖州茯苓品牌使用、管理和保护还不够严格,使“靖州茯苓”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对品牌影响较大。近年来,靖州建成了茯苓文化体验中心,但茯苓文化挖掘广度、深度不够,缺少茯苓文化作品,茯苓故事讲的还不深不透,传播范围不广,也影响了消费者对茯苓保健养生作用的认知认可和接受使用。

6.专业化技术人才不足,科技创新有待突破 

全县茯苓行业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数量规模不大,本土专业技术人才结构层次不合理,高层次、高学历人才比重小,大部分专技人才聚集于产业链前端,精深加工及科研研发等工作完全依赖科研院所及外聘专家,无产业链后端专技人才培养和储备,人才队伍建设难以适应茯苓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茯苓功效物质作用机理评价、质量安全评价和产地认证溯源等研究技术体系有待完善,茯苓新菌种选育、种植新技术研究、数字化初加工设备研制、高附加值新产品研发等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还需加大创新突破。

7.产业融合程度有待深入,园区智慧化建设亟待加强  

茯苓产业与休闲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等融合度不够。茯苓加工流通企业向一产延伸紧密度还需加强;加工企业向三产拓展,与市场销售、仓储物流、电子商务融合有待加大,产业综合效益有待提高。茯苓科技产业园配套设施还需完善,智慧化、数字化基础还需加强,招商引资成效有待提高,入园企业数量、质量、体量有待提高,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引擎作用未得到充分显现。

 8.企业现代经营管理有待加强,数字化产业程度有待提升 

我县茯苓加工生产企业结构有待完善,部分规模以上企业形成了现代经营发展模式、经营理念,但大多数小微企业依然是自产自销、家族式经营的传统发展模式。缺少带动能力强的大型上市龙头企业。大多数茯苓企业对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投入不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生产资料成本、物流成本、人工成本偏高以及销售回款档期偏长、周转资金不畅等问题,对产业规模化、数字化发展影响较大。

二、发展形势

(一)发展机遇 

1.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为中医药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中医药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政策文件,如《中医药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颁布实施,为新时代下的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前所未有的政策环境。湖南省、怀化市重点打造的“湘九味”、“怀六味”品牌、中药材千亿产业战略部署、以及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及怀化先导区建设等等,也推动了茯苓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 

2.湖南省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为茯苓产业指明了发展路径 

“三高四新” 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视察湖南时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湖南作出的科学指引,构成了“十四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湖南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靖州茯苓产业发展就是要坚持创新引领,打造茯苓先进制造高地、科技创新高地、改革开放高地,在推动茯苓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这是靖州茯苓产业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是茯苓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3.乡村振兴为茯苓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以各地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为基础,有序开发优势特色资源,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 (2020-2025年)》提出,“到 2025年,培育一批产值超百亿元、千亿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靖州茯苓产业全产业链开发格局已经形成,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明显,劳动密集度高,民众参与范围广,成为靖州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4.健康需求不断扩大,为茯苓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随着我国生育政策调整、人口结构变化、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大幅增加。同时,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健康产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医药独特的医疗保健作用和治未病理念已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中医药在卫生健康服务和生态产业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群众认知度高、需求量大。当前,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已传播到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正在被世界广泛认同和应用推广,中医药产品和服务加快走向世界,为中药产品的出口贸易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全新的发展机遇。茯苓作为传统药食两用中药材,其健康保健作用大有作为,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020年初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世界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预防、控制、治疗方面效果显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不断提升,中医药在慢病治疗、康复、健康管理等领域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茯苓作为大宗中药材被国家列入了新冠肺炎防治保障物资中23味中药材之一,以其独特的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医药防治方案和处方中得到普遍使用,大大提升了茯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也为我县茯苓产业发展提供新发展机遇。

6.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茯苓产业发展搭建了新的贸易平台 

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度融合“一带一路”支持怀化国际陆港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将怀化定位为“重庆-怀化-柳州-北部湾”主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协同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连接“一带”和“一路”的陆海贸易通道。怀化发挥综合交通枢纽的集散地功能,成为打造湖南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战略平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基地、中西部地区联接东盟重要枢纽、武陵山片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靖州作为湘黔桂三省接边区域中心,是怀化至北部湾港出海口的重要节点城市,现有3个铁路货运站、4条铁路货运专用线,物流业务辐射全国及东盟地区。陆海新通道怀化国际陆港靖州-北部湾港铁海联运货运班列已经实现常态化运行。随着班列常态化运行,将强力推动靖州深度融入怀化国际陆港建设,也为靖州茯苓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平台、催生了新贸易。

 

(二)面临挑战 

1.茯苓产地集散市场不断建设,靖州集散市场面临竞争压力 

我国茯苓主要有三大主产区,即靖州为主的湘西南产区、云贵产区、大别山产区,同时陕西、河南也开始大面积种植。靖州作为全国最大的鲜茯苓集散地,但茯苓大多数来自于云黔桂,本土茯苓产量占比不大。近年来,随着各地对中医药产业的重视,借茯苓种植优势开始布局茯苓市场建设。安徽岳西茯苓市场,主要开展江北地区的茯苓集散,是另一个茯苓传统专业市场。云南普洱、贵州、广西等省区市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也正积极筹建茯苓交易市场及初加工中心,这都将对靖州茯苓市场产生一定冲击和影响。

2.生态资源管理日渐严格,茯苓种植面临松木短缺困境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强,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对松木的生态管理越来越严格,许多松木林划为公益林、保护林、生态保护区,松木砍伐审批越来越严,砍伐指标越来越少;同时,近年来松线虫病、松毛虫病频发,对松木资源造成大量破坏,使茯苓种植面临着无松木可用的局面。松木林作为茯苓种植原料林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3.茯苓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压力巨大 

靖州茯苓加工企业众多,但多为小微型初加工企业,且多数企业生产的是技术要求较低的初加工茯苓产品。茯苓作为靖州县重点优势品种,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但当前茯苓仍以传统初加工产品为主,新品种开发投入不足,新产品储备较少,产品体系不完善,同质化竞争较为突出。同时茯苓初加工技术门槛低,其他省市区茯苓产地初加工已经起步发展,将对靖州茯苓市场推广产生很大竞争。

4.茯苓道地品牌较多,“靖州茯苓”竞争激烈 

茯苓区域公用品牌除靖州茯苓外,还有云茯苓、九资河茯苓、岳西茯苓等。受历史沿革和靖州茯苓上世纪九十年代自身发展影响,云南云茯苓、湖北九资河茯苓、安徽岳西茯苓在国内、国际市场有较高的认可度,靖州茯苓品牌竞争优势不明显。靖州茯苓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加大系统设计,统筹推进。

5.中药行业共性问题突出,茯苓产业难题亟待破解 

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超标,中药因产地不同质量均一性较差,产地初加工现代化水平不高等,中药行业共性问题突出。茯苓为真菌类药材,多埋在地下种植,除个别种植户使用杀灭杂菌、害虫农药的除外,受土壤等因素环境影响较大,茯苓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尤为突显,目前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茯苓菌种多杂、初加工标准化、自动化不够,导致茯苓药材均一性差,质量参差不齐,疗效受到一定影响。此外,茯苓在药效、质量等方面研究仍有待提升。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发挥资源优势,强化科技引领,坚定不移走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之路,以打造新时代农业现代化“靖州现象”为契机,抢抓怀化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和国际陆港建设机遇,聚焦“茯苓之都”定位,围绕“一园一平台两基地三区四中心”建设,构建“九大体系”,唱响“靖州茯苓”区域品牌,举全县之力推进靖州茯苓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科学发展。发挥政府在统筹规划、机制创新、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务中的重要作用,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针对茯苓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茯苓产业顶层设计,科学谋划产业发展战略,合理规划产业推进工程,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促进茯苓产业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

2.市场导向,多元发展。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从满足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需求、满足人民健康需求出发,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加强央企、国企、民企、外企招商引资力度,独资、合资、合股企业并存。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向茯苓产业流动,形成多元投入机制,促进茯苓产业多方投入、多元发展。。

3.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生态建设融入茯苓产业发展全链条全过程,用生态助推发展,将发展融入生态,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绿色发展机制,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统筹茯苓种植与松林保护、集约生产与废物处理等和谐发展,探索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县富民的茯苓产业发展新路径。  

4.科技创新,智慧发展。以科技创新带动精深加工和产业升级,着力突破一批制约中药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 新工艺、新装备和新产品研发推广,加快与新科技接轨的步伐,充分利用产业互联网、数字化、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培育新业态,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加速推进“靖州茯苓”智慧化发展。

5.传承道地,高质发展。靖州茯苓采收、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茯苓道地主产地之一。被列入湖南省首批道地中药材品种。加强道地茯苓质量体系、标准体系、生产体系、溯源体系建设,提升茯苓产品品质质量和道地产地影响力,推进道地茯苓种植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促进茯苓产业高质量发展。  

6.品牌引领,高端发展。发挥靖州茯苓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打好道地牌、原产地牌,策划靖州品牌升级战略,树立价值高度,增强品牌竞争优势。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产品品牌,以品牌求效益,以效益促产业向高端发展。

7.扶强扶优,重点发展。重点扶持补天健康产业集团做大做强,创新上市帮扶政策措施,加大上市帮扶力度,发挥其国家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效应。扶持创新型优良中小企业,加大对中小企业服务力度,培育一批“专精特新”高成长型企业,促进特色化、专业化发展。

8.三产融合,联动发展。以靖州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推进产城融合、园区建设,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聚合产业发展要素,打造产业发展集群;厚植茯苓文化底蕴,拓宽产业发展领域,延伸产业发展链条,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世界茯苓之都”建设为核心发展定位,全面推进靖州茯苓全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加大产业基础高端化建设和产业集群化发展,培育招引一批龙头企业,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一批高附加值品牌产品,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规模和综合实力,打造靖州茯苓百亿产业,打响“靖州茯苓”区域品牌,使靖州茯苓成为“怀六味”、“湘九味”中最具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产业价值的品牌品种,实现靖州茯苓产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到2027年,茯苓产业实现综合产值150亿元。

2.具体目标  

菌种选育持续领先:推动茯苓菌种进入食用菌目录;成功选育并获得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的茯苓新菌种1-2个;全县建设产能1000万包茯苓菌种标准化生产企业5家以上,年生产茯苓菌种达到5000万包,产值1.5亿元以上。

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县内建设2个以上万亩标准化种植示范乡镇,规模化规范化茯苓种植基地10个以上,种植茯苓3万亩,产值8.5亿元。在市委市政府统筹下,全市茯苓种植达到6万亩以上。

生产加工快速壮大:新建标准厂房60000平方米;规模以上茯苓初加工和深加工企业达到20家以上;上市企业1家,产值20亿元以上特大型龙头企业1家,年产值1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家,年产值5000万—1亿元的规模以上企业6家;实现茯苓加工综合产值50亿元。

市场流通稳中求进:依托茯苓加工贸易中心、全国茯苓(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实现年交易鲜茯苓12万吨,干茯苓交易6万吨;建设40000立方米高标准茯苓药材战略储备库1个,储备能力达到3万吨以上;培育茯苓贸易型规模企业5家;实现综合产值40亿元。

康养文旅研学增量提质:建设以茯苓为主题的文旅项目8个以上,培育茯苓康养小镇1个、茯苓文旅乡村2个、茯苓研学基地1个;新创建国家AAA景区2家以上,实现综合产值30亿元。

科技创新大幅提升: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5家,省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研发药品5个、保健食品、健康食品100个、化妆品10个、茯苓其他衍生品5个;新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0个;申报国家科技奖1-2项,省级科技奖3-5项;实现科技拉动新增产值20亿元。

行业影响不断扩大:抓住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和怀化国际陆港建设机遇,发挥“全国茯苓产业发展大会”的宣传引领作用,举办茯苓节,打响靖州茯苓品牌,展示靖州茯苓形象,全面扩大靖州茯苓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靖州县茯苓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27)年度主要发展指标一览表 

类别 

序号 

指标 

单位 

目标值 

指标 

性质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2026年 

2027年 

 

 

基地

建设

1

年生产茯苓菌种

 

万包

4300

5000

6000

8000

8000

8000

预期性

2

茯苓标准化种植

 

6000

8600

11800

20000

25000

30000

约束性

3

新造马尾松原料示范林

 

万亩

1

2

5

10

15

20

预期性

 

园区

建设

4

新征收土地

 

50

100

200

250

300

500

约束性

5

新建标准厂房

 

平米

5000

10000

20000

4000

50000

60000

约束性

 

市场

流通

6

鲜茯苓交易

 

万吨

7

8

9

10

11

12

预期性

7

干茯苓交易

 

万吨

2.5

3

3.5

4

5

6

预期性

经济

效益

8

综合产值

 

亿元

35

50

70

100

130

150

预期性

四、发展思路和产业布局

(一)发展思路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怀化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和怀化国际陆港建设机遇,充分发挥靖州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重点突出绿色低碳、生态发展,围绕“一园一平台两基地三区四中心”发展定位,实施九大工程,构建九大体系,打响“靖州茯苓”区域品牌,提升靖州茯苓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茯苓产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国内外茯苓产业行业发展风向标和标杆。  

 园:茯苓科技产业园

一平台:全国茯苓(中药材)及其制品电子贸易平台 

两基地:全国茯苓交易集散(出口)基地、全国茯苓加工基地

 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区

四中心:全国茯苓科技创新中心、全国茯苓及其制品质量检验中心、全国茯苓文化中心、全国茯苓(中药材)康养中心

九大工程与九大体系: 

一是实施基地领先工程,以引领全国菌种选育、规范种植、建设园林式基地为目标,构建高质量发展“茯园”体系;

二是实施工业强大工程,以做大做强加工生产为核心,构建高质量发展“茯业”体系;

三是实施市场稳中突破工程,以巩固提升全国茯苓集散中心地位、销售增量为目标,构建高质量发展“茯销”体系;

四是实施科技提升工程,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为目标,构建高质量发展“茯科”体系;

五是实施文化繁荣工程,以多点布局、多种形式的茯苓文化展示和场景体验为重点,构建高质量发展“茯馆”体系;

六是实施康养崛起工程,以药食同源、医养结合、宜居养老为特色,构建高质量发展“茯养”体系;

七是实施旅游精品工程,以茯苓为主题打造精品线路、精品产品、精品服务,构建高质量发展“茯游”体系;

八是实施品牌唱响工程,以培育靖州茯苓品牌为目标打造全国独具特色、全民广泛认同的茯苓节会品牌,构建高质量发展“茯节”体系;

九是实施产业兴村工程,以茯苓为主导产业、以三产融合振兴乡村为目标构建高质量发展“茯村”体系。

(二)产业布局 

1.布局原则 

1)保护优先原则。在产业发展中,实施“生态保护”原则,即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坚决不开发,红线外的科学开发。

2)产城融合原则。立足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实现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互动,产城融合。

3)集聚集约原则。以茯苓科技产业园为核心,引导关联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聚,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4)持续发展原则。根据我县茯苓产业定位,设立马尾松面积、茯苓种植面积保护底线,科学规划马尾松原料林建设和茯苓种植基地建设。

5)统筹协调原则。根据各乡镇发展定位,因地制宜,统筹产业布局,形成互动协同效应,乡镇之间,园区与城区之间,种植区域与流通加工区域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2.产业布局 

基于我县茯苓产业发展现状,整体空间布局为一园、一镇、两村、两山、多社多乡

一园:茯苓科技产业园,作为茯苓产业、科技文化核心区、聚集区。

一镇:渠阳镇,打造茯苓特色产业小镇、共同富裕示范镇。

两村:三和村、中新村,打造茯苓乡村振兴示范村、一二三产融合示范村。

两山:排牙山、飞山,以排牙山源龙村片区为核心,打造茯苓种植示范基地;以飞山马园片区为核心,打造茯苓种植示范基地、茯苓康养基地。

多社:鼓励我县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合作社,在科学规划下合理开展100亩以上茯苓种植基地建设。

多乡:在我县所有乡镇规划茯苓种植基地建设和马尾松原料林基地建设。

 

五、重点任务

以九大高质量发展体系的构建统领九大工程的实施。九大体系构建是实现茯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发展路径,九大工程实施是实现茯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重点任务。

(一)构建高质量发展“茯园”体系 

实施基地领先工程。加强我县茯苓菌种优良新品种选育工作,规范菌种生产,推广茯苓新菌种、种植新技术,推进规范化、生态化基地建设,统筹茯苓种植和松树原料林规模,保障茯苓种植持续发展,保持我县在茯苓菌种研究、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等方面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1.加强菌种研究保护。组建中国靖州茯苓菌种种质资源保护研究中心,收集全国茯苓菌种样本,建立茯苓菌种种质资源库,开展茯苓菌种基因分析、组培育种研究,为优良茯苓菌种选育提供支撑。加快茯苓菌种优良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选育1-2种优良茯苓新菌种,重点加大“湘靖28”菌种提纯复壮力度,解决菌种退化、抗杂菌力低、产量少、质量差等问题,申报非主要农产品品种登记证书,并实行使用许可制在全国推广。加快茯苓菌种标准化生产建设,对全县菌种厂实行生产经营认证许可制,大力培育茯苓菌种生产规模企业,年生产茯苓菌种8000万包以上;实施菌种生产整治行动,到2027年全县菌种生产企业办理生产许可规范生产率达95%以上。

2.提升茯苓标准体系。提升菌种标准。大力推进靖州茯苓菌种省标升国标,培育优良菌种,建设茯苓菌种选育中心,加强茯苓新菌种与节约高效栽培技术研究,选育出更加优良的茯苓菌种。提升种植标准。加快茯苓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认定和监督管理工作,鼓励茯苓种植户、企业申请认定“茯苓规范化种植基地”和认证“两品一标”,对获得认证的给予资金补贴。 

3.加强种植基地建设。按照国家GAP要求,推进茯苓规范化、规模化基地建设,重点开展千亩、万亩连片基地建设。加大茯苓生态种植新技术、新方法推广。积极开展茯苓种植GAP基地、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国家中药材“三品一标”、国家定制药园、中药材“三无一全”品牌等认定工作。建立靖州茯苓种植面积、松树造林保障机制,到2027年全县茯苓种植规模最低3万亩,松树林面积60万亩(其中新造林20万亩)。

专栏一:基地领先工程重点项目 

1.中国靖州茯苓菌种种质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建设规模20000平方米,包括茯苓菌种种质资源库、菌种基因中心、菌种选育中心等。

2.茯苓菌种标准化生产厂房建设项目。按照国家菌种生产要求,新建茯苓菌种标准化生产厂2-3家,通过生产许可认证,生产规模大年产500万包以上。

3.补天集团万亩茯苓林下种植示范推广基地建设项目。以排牙山国有林场马园种子园片区为核心、辐射周边乡村建设10000亩茯苓林下种植示范推广基地,其中示范基地2000亩,推广基地8000亩。

4.杨梅套种茯苓基地建设项目 。在靖州甘棠杨梅基地,采用套种方式建设5000亩茯苓种植基地。

5.茯苓种植保障林—马尾松造林建设项目。按照县里统筹,在全县规划新造马尾松树林20万亩,作为茯苓种植保障林基地。

 

(二)构建高质量发展“茯业”体系 

实施工业强大工程。加快完善茯苓科技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和企业扶持力度,按照集中、集聚、集约的原则,引导中药加工生产企业、合作社、加工户进入园区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产业集群,推动茯苓生产加工业快速做大做强。

1.加快茯苓科技产业园区发展。完善茯苓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突出茯苓集散交易与加工生产功能定位和专业属性,优化园区要素保障,完善硬件,提升软件,把园区建成绿色生态工业示范园。统筹储备工业用地500亩,建设标准厂房及企业孵化基地6万平方米。应用区块链、物联网、5G等现代技术,推进茯苓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园区公共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开展集中供能项目,建设LNG储备站及其他附属设施,开展园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开展茯苓药材战略储备库建设。推进园区产业集群建设。引进企业、项目30个以上,培育龙头企业10家以上,新培育、引进茯苓产品自营出口企业3-5家。成功申报国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2.进一步壮大茯苓产业集群。建成全国唯一的茯苓产业集群,围绕打造百亿级产业,引进500强企业项目2个,其中以茯苓为主的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项目1个、贸易型企业项目1个,鼓励国内“500强”生物医药企业来靖设立企业总部或分支机构,从事茯苓加工、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研发与生产等工作。引进茯苓产业龙头企业10家,其中精深加工企业5家、以茯苓为主的中药材产业贸易企业5家,不断完善产业链条。 

3.提升和做大茯苓初加工企业。提高茯苓初加工能力,支持初加工企业开展生产技术改造和扩能。鼓励企业开发、制造智能化茯苓初加工成套设备,实现初加工过程重要参数智能化控制,提升茯苓初加工水平。推动园区周边乡村零散加工户向园区聚集,鼓励初加工企业整合重组。实施茯苓初加工“十统一”专项行动,推进茯苓初加工“统一检测、统一蒸制、统一冷藏、统一干燥、统一仓储、统一商品等级、统一包装、统一贴牌、统一定价、统一物流等”等“十统一”的落实实施,提高靖州茯苓质量品质。培育年加工量3000吨以上茯苓初加工企业5家以上,园区年加工茯苓达6万吨以上,确保全国最大茯苓初加工基地的地位。

4.培育和壮大茯苓精深加工企业。加强茯苓精深加工等环节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技术开发,建立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线,提升茯苓智能制造水平。实施壮大龙头企业行动。支持补天药业茯苓系列医药健康产品研发项目建设,力争2023年底达产;全力推进补天药业上市工作,确保2025年以前成功上市,助推企业年产值突破20亿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5年内引进1-2家500强企业,培育1-2家产值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产值5亿以上3-4家,产值1亿元以上龙头企业15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

5.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强化小微企业孵化中心建设,鼓励小微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与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合作,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建立个体工商户引导机制,改良现有的小型加工设备,推广节能环保型新技术,引导、鼓励个体工商户规范加工,集约经营,合作发展。

(三)构建高质量发展“茯销”体系 

实施市场稳中突破工程。进一步完善新建茯苓鲜货交易市场设施和配套服务,推动交易市场提质扩能;建立健全茯苓交易市场统筹管理服务体系,提高市场交易运营效率和能力;加强茯苓认证体系建设,增强靖州茯苓品牌竞争力;建立健全稳定市场、增大交易、扩大出口的体制机制,搭建新交易平台,拓展新交易业态,拓宽新交易渠道,加大巩固提升靖州茯苓交易大市场作为全国最大茯苓集散基地、出口基地的地位和影响力。

1.升级交易市场设施提升交易水平。推进茯苓交易市场通风、降尘、控温、计量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优化交易服务、运营管理流程,提升智能化、智慧化管理服务水平,将靖州茯苓交易大市场建成国内设施最先进、服务最完善、管理最合理的交易市场,年鲜茯苓交易能力达12万吨以上。对茯苓集中蒸制、干燥进行优化升级,建设茯苓蒸制、干燥智能配送中心。建设茯苓菌种暨中药材种子种苗交易中心、湘黔桂中药材综合交易市场。建设茯苓智能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探索建立鲜茯苓收储机制,提高对茯苓市场的统筹平衡能力,保障靖州茯苓市场健康发展。推进全国茯苓(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建设,形成集茯苓线上线下交易、仓储物流、检验检测、产品溯源、金融服务、文化传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智慧交易服务平台,提升茯苓交易水平,进一步巩固我县茯苓贸易集散中心地位。探索推进茯苓电子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建设。

2.加强茯苓市场质量保障平台建设。建设全国茯苓(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为茯苓(中药材)全产业链提供土壤环境、菌种(或种子种苗)、有效成分、农药及重金属残留等检验检测服务,保障茯苓产品质量。推进茯苓从菌种生产、种植采收、加工生产、市场流通等全过程溯源体系建设,落实“两证一标识”(质量合格证、产地证明和电子信息标识)溯源管理,确保茯苓产品“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提升靖州茯苓品牌竞争力。

 4.加强茯苓认证体系及品牌建设。推进茯苓认证体系建设。加强我县中国茯苓之乡、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及其示范区、国家级出口茯苓质量安全示范区等已有认证的维护和再申报工作,推动“靖州茯苓”创建湖南省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争创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鼓励企业开展绿色、有机、生态产品认证,支持企业商标品牌建设,扶持企业申报国家驰名商标。重点打造茯苓产品品牌20个以上、茯苓产品爆款品牌2个以上,提升靖州茯苓产品竞争力和影响力。

5.加强全方位多渠道市场营销。实施传统营销与新型营销协同、线上营销与线下营销并重、专业营销与异业营销互动的多维度营销策略。鼓励补天药业等企业加强市场营销团队建设,在全国设立省市市场部、办事处、代理处,做大药品市场。支持企业开拓中高端市场,推广专营体验店、连锁超市专柜的销售模式。鼓励建立“茯苓+互联网”营销模式,利用京东、淘宝、拼多多、抖音、快手、红宝书等平台,邀请网红、大咖等代言,打造一批电子商务名企名店名品。支持建立靖州茯苓产品销售联盟,鼓励开展跨界异业结盟,整合资源,形成营销合力,做大市场。扩大茯苓国际贸易。以怀化国际陆港建设为契机,积极组织茯苓企业参加农博会、广交会、东盟商贸会等国际国内展会和RCEP重点市场国际性展会,扩大靖州茯苓品牌、企业品牌宣传和影响,推进多层次、宽领域的茯苓国际贸易,巩固提升靖州作为全国茯苓出口基地的地位和竞争力。  

(二)构建高质量发展“茯业”体系 

实施工业强大工程。加快完善茯苓科技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和企业扶持力度,按照集中、集聚、集约的原则,引导中药加工生产企业、合作社、加工户进入园区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产业集群,推动茯苓生产加工业快速做大做强。

1.加快茯苓科技产业园区发展。完善茯苓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突出茯苓集散交易与加工生产功能定位和专业属性,优化园区要素保障,完善硬件,提升软件,把园区建成绿色生态工业示范园。统筹储备工业用地500亩,建设标准厂房及企业孵化基地6万平方米。应用区块链、物联网、5G等现代技术,推进茯苓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园区公共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开展集中供能项目,建设LNG储备站及其他附属设施,开展园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开展茯苓药材战略储备库建设。推进园区产业集群建设。引进企业、项目30个以上,培育龙头企业10家以上,新培育、引进茯苓产品自营出口企业3-5家。成功申报国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2.进一步壮大茯苓产业集群。建成全国唯一的茯苓产业集群,围绕打造百亿级产业,引进500强企业项目2个,其中以茯苓为主的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项目1个、贸易型企业项目1个,鼓励国内“500强”生物医药企业来靖设立企业总部或分支机构,从事茯苓加工、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研发与生产等工作。引进茯苓产业龙头企业10家,其中精深加工企业5家、以茯苓为主的中药材产业贸易企业5家,不断完善产业链条。 

3.提升和做大茯苓初加工企业。提高茯苓初加工能力,支持初加工企业开展生产技术改造和扩能。鼓励企业开发、制造智能化茯苓初加工成套设备,实现初加工过程重要参数智能化控制,提升茯苓初加工水平。推动园区周边乡村零散加工户向园区聚集,鼓励初加工企业整合重组。实施茯苓初加工“十统一”专项行动,推进茯苓初加工“统一检测、统一蒸制、统一冷藏、统一干燥、统一仓储、统一商品等级、统一包装、统一贴牌、统一定价、统一物流等”等“十统一”的落实实施,提高靖州茯苓质量品质。培育年加工量3000吨以上茯苓初加工企业5家以上,园区年加工茯苓达6万吨以上,确保全国最大茯苓初加工基地的地位。

4.培育和壮大茯苓精深加工企业。加强茯苓精深加工等环节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技术开发,建立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线,提升茯苓智能制造水平。实施壮大龙头企业行动。支持补天药业茯苓系列医药健康产品研发项目建设,力争2023年底达产;全力推进补天药业上市工作,确保2025年以前成功上市,助推企业年产值突破20亿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5年内引进1-2家500强企业,培育1-2家产值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产值5亿以上3-4家,产值1亿元以上龙头企业15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

5.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强化小微企业孵化中心建设,鼓励小微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与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合作,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建立个体工商户引导机制,改良现有的小型加工设备,推广节能环保型新技术,引导、鼓励个体工商户规范加工,集约经营,合作发展。

(三)构建高质量发展“茯销”体系 

实施市场稳中突破工程。进一步完善新建茯苓鲜货交易市场设施和配套服务,推动交易市场提质扩能;建立健全茯苓交易市场统筹管理服务体系,提高市场交易运营效率和能力;加强茯苓认证体系建设,增强靖州茯苓品牌竞争力;建立健全稳定市场、增大交易、扩大出口的体制机制,搭建新交易平台,拓展新交易业态,拓宽新交易渠道,加大巩固提升靖州茯苓交易大市场作为全国最大茯苓集散基地、出口基地的地位和影响力。

1.升级交易市场设施提升交易水平。推进茯苓交易市场通风、降尘、控温、计量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优化交易服务、运营管理流程,提升智能化、智慧化管理服务水平,将靖州茯苓交易大市场建成国内设施最先进、服务最完善、管理最合理的交易市场,年鲜茯苓交易能力达12万吨以上。对茯苓集中蒸制、干燥进行优化升级,建设茯苓蒸制、干燥智能配送中心。建设茯苓菌种暨中药材种子种苗交易中心、湘黔桂中药材综合交易市场。建设茯苓智能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探索建立鲜茯苓收储机制,提高对茯苓市场的统筹平衡能力,保障靖州茯苓市场健康发展。推进全国茯苓(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建设,形成集茯苓线上线下交易、仓储物流、检验检测、产品溯源、金融服务、文化传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智慧交易服务平台,提升茯苓交易水平,进一步巩固我县茯苓贸易集散中心地位。探索推进茯苓电子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建设。

2.加强茯苓市场质量保障平台建设。建设全国茯苓(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为茯苓(中药材)全产业链提供土壤环境、菌种(或种子种苗)、有效成分、农药及重金属残留等检验检测服务,保障茯苓产品质量。推进茯苓从菌种生产、种植采收、加工生产、市场流通等全过程溯源体系建设,落实“两证一标识”(质量合格证、产地证明和电子信息标识)溯源管理,确保茯苓产品“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提升靖州茯苓品牌竞争力。

 4.加强茯苓认证体系及品牌建设。推进茯苓认证体系建设。加强我县中国茯苓之乡、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及其示范区、国家级出口茯苓质量安全示范区等已有认证的维护和再申报工作,推动“靖州茯苓”创建湖南省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争创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鼓励企业开展绿色、有机、生态产品认证,支持企业商标品牌建设,扶持企业申报国家驰名商标。重点打造茯苓产品品牌20个以上、茯苓产品爆款品牌2个以上,提升靖州茯苓产品竞争力和影响力。

5.加强全方位多渠道市场营销。实施传统营销与新型营销协同、线上营销与线下营销并重、专业营销与异业营销互动的多维度营销策略。鼓励补天药业等企业加强市场营销团队建设,在全国设立省市市场部、办事处、代理处,做大药品市场。支持企业开拓中高端市场,推广专营体验店、连锁超市专柜的销售模式。鼓励建立“茯苓+互联网”营销模式,利用京东、淘宝、拼多多、抖音、快手、红宝书等平台,邀请网红、大咖等代言,打造一批电子商务名企名店名品。支持建立靖州茯苓产品销售联盟,鼓励开展跨界异业结盟,整合资源,形成营销合力,做大市场。扩大茯苓国际贸易。以怀化国际陆港建设为契机,积极组织茯苓企业参加农博会、广交会、东盟商贸会等国际国内展会和RCEP重点市场国际性展会,扩大靖州茯苓品牌、企业品牌宣传和影响,推进多层次、宽领域的茯苓国际贸易,巩固提升靖州作为全国茯苓出口基地的地位和竞争力。  

专栏三:市场稳中突破工程重点项目 

1.鲜茯苓交易市场提质扩能建设项目。包括对鲜茯苓交易市场通风、降尘、控温、计量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拓宽交易空间,开发智慧化服务管理软件等。

2.茯苓蒸制、干燥智能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建设规模20000平方米。 3.茯苓菌种暨中药材种子种苗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建设规模10000平方米。

4.湘黔桂中药材综合交易市场建设项目。建设规模10000平方米的中药材综合交易市场。

5.建设茯苓智能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包括30000立方米冷冻库,20000立方米冷藏库,以及物流设施和智能管理软件等。

6.茯苓生产全过程溯源体系建设项目。包括溯源软件开发、溯源设备设施建设、大数据采集处理中心建设及配套等。

7.全国茯苓(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包括检验检测大楼建设、仪器设备试剂采购及配套等。

8.全国茯苓(中药材)电子交易所建设项目。包括硬件采购、软件开发、信息采集、大数据处理中心建设、运营管理及配套等。  

(四)构建高质量发展“茯科”体系 

实施科技提升工程。强化科技创新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强化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开展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研究和以市场为导向的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科技成果创造性转化,保持我县在全国茯苓产业科技创新中的突出地位。

1.加大茯苓产业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以企业为主体,系统开展制约茯苓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和重大产品研发。大力开展松木成分与茯苓产量质量关联性研究、松木树脂含量与茯苓产量转化率研究、松线虫病松树疫木种植茯苓无害化处理研究、茯苓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机理研究等基础研究。着力开展茯苓菌种优良品种选育研究、茯苓代料栽培技术研究、液体发酵茯苓菌丝体及其制剂研究、茯苓多糖高效制备技术研究、茯苓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等应用研究。重大开展面向市场需求的、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含茯苓中药创新药、含茯苓院内制剂、含茯苓传统经典名方、茯苓多糖特医食品、茯苓保健食品等产品研发。到2027年,以茯苓为核心开发新技术、研发产品100项以上,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项以上,研究成果申报国家级、省级科技奖3-5项。

2.加强茯苓标准体系研究。建立涵盖茯苓企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茯苓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研究制定《靖州茯苓初加工》、《靖州茯苓商品规格等级》等湖南地方标准,力争2024年发布。修订提升《靖州茯苓菌种》、《靖州茯苓袋料栽培技术规程》、《靖州鲜茯苓》、《靖州干茯苓》四项湖南地方标准为国家标准,力争2025年发布。研究制定《茯苓菌种生产技术规范》、《茯苓栽培技术规范》团体标准,2023年发布。研究制定《茯苓ISO国际标准》,2023年底发布。研究建立茯苓初加工在线质量控制体系。鼓励企业制定高于法定标准的企业标准,增强市场竞争力。鼓励扶持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QMS)、环境管理体系(E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食品安全管理体系(FSMS)、食品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MDQMS)等国内国家标准体系认证。

3.加强茯苓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组建茯苓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提升科技创新管理服务水平。加强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研所、研发机构合作,建立紧密型产学研用合作伙伴关系,整合资源,成立茯苓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支持补天药业成立茯苓创新研究院,申报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推动补天药业建设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智美科技、国苓科技、康缘苓业等企业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27年以前组建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1个、专家工作站2-3个。

4.加大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加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和孵化基地建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针对我县茯苓产业急需的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组织实施一批知识产权清晰、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产业化条件成熟、支撑经济发展作用明显、带动作用大的科研成果在产业园区孵化转化,快速推进靖州茯苓精深加工业发展壮大。到2027年,孵化转化科技成果不低于20项。

5.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实施柔性人才引进计划,鼓励支持省内外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技术入股、成果转让、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深度参与我县茯苓产业发展。通过政策扶持,采用走出去、引进来方式,加快高层次茯苓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茯苓产业发展战略专家、高水平管理人才、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高能力市场营销人才,支持补天药业组建省级创新团队。依托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以及重大项目、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科技服务团,引进和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通过教育进修、培训交流等形式,开展在职人员学习培训,提高现有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培养实用型岗位专业技术人才。到2027年,培育省级科技领军人才1-2人、省级创新团队1个、本土高级技术人才20人。

专栏四:科技提升工程重点项目 

1.茯苓产业协同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包括开放实验室建设、中试车间建设、仪器设备购置、专家宿舍及配套等。

2.茯苓创新研究院建设项目。包括药材研究中心、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健康食品研究中心、质量控制研究中心、仪器设备购置及配套等。

3.茯苓基础研究项目。包括松木成分与茯苓产量质量关联性研究、松木树脂含量与茯苓产量转化率研究、松线虫病松树疫木种植茯苓无害化处理研究、茯苓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机理研究等。

4.茯苓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包括茯苓菌种优良品种选育研究、茯苓代料栽培技术研究、液体发酵茯苓菌丝体及其制剂研究、茯苓多糖高效制备技术研究、茯苓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等。

5.茯苓重大产品研发项目。包括含茯苓中药创新药、院内制剂、传统经典名方、特医食品、保健食品、健康食品及化妆品研究等。

6.中药材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项目。开展400种常用中药材配方颗粒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及中试研究等。

7.茯苓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构建项目。包括茯苓菌种选育、种植、采收、蒸制、切制、干燥、仓储、流通、饮片等产业链全环节质量标准和操作技术规范研究制定,申报形成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等。

 (五)构建高质量发展“茯馆”体系  

实施文化繁荣工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繁荣兴盛的文化,是茯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茯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强茯苓文化体验教育设施建设,为茯苓文化普及提供支撑。加强茯苓文化发掘,提炼展示茯苓文化精髓,讲好靖州茯苓故事、传播好靖州茯苓声音,展现自信的靖州茯苓形象。加强茯苓文化宣传能力建设,全面提升靖州茯苓的影响力。

1.加强茯苓文化展示宣传设施建设。开展茯苓文化体验中心数字化升级改造,更生动展示茯苓产业发展新成就、新未来,适应茯苓产业新时代发展需求。统筹规划茯苓加工贸易中心二楼、三楼空间布局,建设中国茯苓博物馆,全方位、多视角展示全国茯苓发展演变历史,重点展示靖州茯苓发展历史、茯苓文物、茯苓成就。加强茯苓文化生态展示建设。依托马园茯苓种植基地,建设茯苓等中药材生态科普馆和茯苓松树共生园,打造宜业、宜游、宜学的茯苓科普、教育、研学基地。加强茯苓文化新技术新媒体新体验建设。利用AR技术体验茯苓种植、采收、加工等过程,连接种植基地、交易市场、初加工车间、科研提取、产品生产等多个场景任意切换,在三维尺度空间中来体验和了解茯苓全产业链。开设网上茯苓文化体验中心。

2.加强茯苓文化发掘提炼研究。实施茯苓文化“五个一”专项。每年评选一个好的茯苓故事、一篇好的茯苓文章、一段好的茯苓微视频、一部好的茯苓图书、一首好的茯苓歌曲,推广靖州茯苓好故事,传播靖州茯苓好声音,展示靖州茯苓好形象。推进茯苓肉引、木引等传统种植技术、“发汗”技术、传统初加工技术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靖州茯苓传统种植加工系统”申请“中国重要农产品文化遗产名单”等。

专栏五:文化繁荣工程重点项目 

1.茯苓文化体验中心数字化升级改造建设项目。包括硬件改造、软件升级、数字化体验、智慧化互动等内容。

2.中国茯苓博物馆建设项目。包括茯苓加工贸易中心二三楼布局改造调整,茯苓发展历史呈现,茯苓文化展示等。

3.茯苓中药材生态科普馆建设项目。在马园茯苓种植基地,建设茯苓文化生态展示中心,打造松与苓共生园。

4.茯苓文化“五个一”专项项目。每年评选一个好的茯苓故事、一篇好的茯苓文章、一段好的茯苓微视频、一部好的茯苓图书、一首好的茯苓歌曲,向社会发布推广。

5.申请“中国重要农产品文化遗产名单”项目。推动茯苓肉引、木引等传统种植技术、“发汗”技术、传统初加工技术构成的“靖州茯苓传统种植加工系统”“中国重要农产品文化遗产名单”

(六)构建高质量发展“茯养”体系 

实施康养崛起工程。茯苓是我国传统药食两用中药材,以其独特的治病防病、健康保健价值,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素有“四时神药”、“十方久苓”、“药膳白银”、“中华仙草”之美誉。加强茯苓医疗保健价值发掘,发展以茯苓文化为主题、茯苓价值为依托、茯苓产品为载体的茯苓医养康复、养生养老产业,使茯苓全方位参与人民的生活、生命周期,给人们更高质量的康养体验。

1.加大茯苓康养设施建设。建设茯苓主题酒店,为来靖商务人员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和健康体验。建设茯苓康养民宿度假村,为来靖旅游人员提供具有民族特色的茯苓宜居宜养场所。整合县域养老机构和资源,建设茯苓养生养老基地。建设茯苓肿瘤康复疗养中心,发挥茯苓多糖抗肿瘤的疗效优势,为肿瘤患者提供康复疗养服务。建设茯苓健康养生中心,发挥茯苓“四时神药”的独特价值,为亚健康人群提供健康保健服务。建设茯苓药膳馆,为民众提供宜食宜养的饕餮盛宴。加强马园茯苓基地康养功能设施及环境建设。

2.开发茯苓康养产品。根据茯苓传统功用和现代研究,开发茯苓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利水渗湿、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降血糖、保肝降酶、养颜美白等系列产品。开发以茯苓为载体的侗医苗药民族健康保健技术。开发以茯苓为主的系列主题药膳。

专栏六:康养崛起工程重点项目 

1.茯苓主题酒店建设项目。包括酒店主体建设及及配套设施建设,设计床位500张,等级:5星级。

2.茯苓康养民宿度假村建设项目。建设面积60000平方米,建设地点马园基地。

3.茯苓养生养老基地建设项目。包括养老居所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设计床位500张。

4.茯苓肿瘤康复疗养中心建设项目。包括康复住所、室内康复疗养场所、医疗保健室、室外康复设施及环境建设等。

5.茯苓健康养生中心建设项目。包括茯苓养胃区、茯苓安神区、茯苓祛湿区、茯苓调补区等功能区域建设。

6.茯苓养生药膳馆建设项目。建设可容纳200人就餐的茯苓养生药膳馆及配套设施。

7.茯苓康养产品研发项目。研究开发茯苓系列保健食品、养生菜品及保健养生技术。

(七)构建高质量“茯游”发展体系

实施旅游精品工程。依托靖州“中国茯苓之乡”、生态强县、旅游大县的资源禀赋,以及定位张吉怀桂旅游热线休闲驿站的区位优势,围绕茯苓产业链布局,加强旅游精品设施建设,开发旅游精品线路,研发旅游精品产品,提供旅游精品服务,让游客沉浸式、嵌入式体验靖州旅游魅力,助力茯苓产业高质量发展。

1.加强茯苓旅游精品设施建设。推进茯苓科技产业园工业旅游示范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旅游购物体验中心;建设茯苓农创文创中心;建设茯苓演艺中心;创建省级旅游购物示范点、工业旅游示范点。

2.开发旅游精品线路。对马园中药材种植基地、茯苓科技产业园、甘棠镇茯苓种植基地、排牙山茯苓种植基地、坳上杨梅林下种植基地等进行旅游资源整合串联,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打造茯苓旅游精品线路,让广大游客欣赏靖州山水美丽画卷,观览茯苓产业丰硕成果,品尝苗乡侗寨美味佳肴,体验乡村振兴美好生活;创建农旅融合示范点、生态旅游示范区。

3.研发旅游精品产品。开发以茯苓为主健康手办礼产品10个以上;开发具有苗侗风格的农创文创产品10个以上;

专栏七:旅游精品工程重点项目 

1.茯苓科技产业园工业旅游示范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旅游导图标识、茯苓元素嵌入、工业观光线路改造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

2.旅游购物体验中心建设项目。建设一个以茯苓产品为主的涵盖靖州特产、具有苗侗特色的产品、工艺品等。

3.茯苓农创文创中心建设项目。建设一个3000平方米的茯苓农业创意、文化创意嵌入式体验中心。

4.旅游精品线路开发项目。以茯苓科技产业园为核心,串联马园、甘棠镇、排牙山、坳上茯苓种植种植基地,打造农工融合、城乡一体的旅游线路。

5.旅游精品产品项目。研究开发茯苓主题的、具有苗侗风格的手办礼、农创文创及演艺节目。

 

(八)构建高质量“茯节”发展体系 

实施品牌唱响工程。以茯苓节举办为引领,茯苓品牌推广为支撑,茯苓文化宣传为抓手,唱响茯苓品牌,扩大茯苓认知度和影响力。

1.举办茯苓节会。建设每年第四季度举办“茯苓文化节”的长效机制,使其成为民众普遍接受、社会认可的特色节日。协调中国菌物学会、中国中药协会同期举办全国茯苓产业大会、中国菌物学会茯苓产业分会年会、中国茯苓产业峰会等。同时举办茯苓博览会、展销会等活动。

2.推广茯苓品牌。全力推广靖州“中国茯苓之乡”、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及其示范区、国家级出口茯苓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使用许可机制,全面提升“六标”使用率和覆盖面,切实发挥靖州茯苓“六标”作用和价值,打造靖州茯苓道地品牌。全力打造“靖州茯苓”区域公用品牌。充分提升靖州“中国茯苓之乡”名片影响力,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靖州茯苓”的品牌定位。组织开展“靖州茯苓”品牌宣传行动,着力提升“靖州茯苓”区域品牌价值,将“靖州茯苓”打造为国家级、世界级品牌。打造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培育补天药业、智美茯苓、国苓科技等龙头企业品牌和“补天回升”、“智美”产品品牌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支持企业积极申报湖南省企业和产品品牌等评选活动。依托茯苓文化元素突出的名胜古迹、文化基地、名品名店,培育茯苓老字号品牌。

3.宣传茯苓文化。实施茯苓文化“七进”专项,推进茯苓文化进景区、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家庭、进农村,增强民众认知度、接受度、使用度。

专栏八:品牌唱响工程重点项目 

1.“茯苓文化节”项目。每年第四季度举办具有靖州特色的综合性“茯苓节”。同期举办茯苓博览会、展销会

2.全国茯苓产业大会项目。每年第四季度举办全国茯苓产业发展大会、中国菌物学会茯苓产业分会年会、中国茯苓产业峰会等。

3.“靖州茯苓”公用品牌培育专项。开展“靖州茯苓”品牌普及使用激励和规范使用约束工作。

4.茯苓文化“七进”专项。编辑茯苓文化丛书、宣传册子、画报等,开展茯苓文化进景区、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家庭、进农村活动。

(九)构建高质量“茯村”发展体系  

实施产业兴村工程。以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培育)渠阳茯苓小镇建设为统领,统筹靖州渠阳茯苓特色产业小镇规划和茯苓科技产业园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加快特色加工、美丽田园、康体养生、生态宜居为主题的小镇建设。以渠阳镇三合村、中新村为试点,依托渠阳茯苓小镇,以茯苓为核心产业,打造三产融合示范村建设、乡村共富示范区。

1.加快靖州渠阳茯苓特色产业小镇建设。以茯苓产业为主线,茯苓文化为支撑,建设茯苓文化生态广场、茯苓主题雕塑、茯苓文化街区、茯苓文化社区、茯苓药膳馆、茯苓养生馆等,将茯苓元素融入小镇建设的各个环节、角落,融入小镇人民的生产、生活中。

2.推进茯苓产业乡村建设。以渠阳镇三和村、中新村为样板,加快茯苓产业乡村建设。强化茯苓特色乡村顶层规划;开展村庄整治,改善人居环境;积极参与融入茯苓产业;开展茯苓标识系统、茯苓亭楼、茯苓康养、民宿民居、民俗度假等功能设施建设,绘制茯苓文化墙、茯苓诗墙、茯苓养生知识导图等;打造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乡村产业振兴样板。梯次推进以甘棠镇茯苓种植基地、排牙山茯苓种植基地、坳上杨梅林下茯苓种植基地等为中心的乡村建设,引导茯苓产业就业,建设茯苓文化宣传设施,打造茯苓产业特色乡村。

 

 

专栏九:产业兴村工程重点项目 

1.靖州渠阳茯苓特色产业小镇建设项目。包括发展茯苓产业、建设茯苓文化生态广场、茯苓主题雕塑、茯苓文化街区、茯苓文化社区等。

2.三合村、中新村茯苓特色乡村建设项目。包括乡村规划、环境整治、茯苓文化元素嵌入建设等。

 

 

六、 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保障 

加强茯苓产业组织领导。成立以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相关县级领导为副组长的靖州县茯苓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商科工信局,分管商科工信副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组建工作专班,强化对打造靖州县茯苓产业的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责,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二)完善政策保障 

制定、出台《关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茯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并尽快颁布实施,以满足茯苓产业管理工作的需要,促进茯苓产业步入法治化管理轨道,为茯苓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政策文件保障。进一步健全产业配套政策,每年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用于支持茯苓产业发展,保障茯苓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茯苓种植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将招商引资政策与引智、引技相结合,提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针对新药研发领域,设立专项鼓励政策;对财政贡献突出和取得重大发展成果的企业给予奖励;从税收政策、创业扶持等方面支持企业发展;通过安居保障政策,营造安居乐业的环境,增强人才吸引力。   

(三) 建立金融保障

鼓励各类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探索设立茯苓产业发展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防范风险、滚动发展”的原则运行。建立健全茯苓产业发展奖补、扶持政策,加大奖补、扶持力度。鼓励金融部门开展“茯苓产业贷”等业务。积极探索财政投入、基金增值和社会资本投资等多渠道并举的滚动投入机制,根据财力状况、茯苓产业现状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逐步增加基金规模。通过基金设立,吸引社会资本进入茯苓一二三产业,形成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源、社会资本之间的联动,为靖州茯苓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

 

(四) 加强市场监管 

加强茯苓产业管理和服务。各部门根据本部门工作,切实做好产业开发、产业管理、业务指导、政策解释、组织协调工作。成立茯苓菌种生产监管中心,加强茯苓菌种生产标准化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生产茯苓菌种。加大茯苓种植和初加工环节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使用国家明令禁用农药和硫磺等。加强监督靖州茯苓地方标准及茯苓初加工“十统一”共识落实实施到位。积极发挥中医药行业组织的作用,推进行业协会、合作社、企业、种植户等联动互动,形成合力,聚集发展。

(五)建立诚信机制

建立茯苓从业者诚信守约机制。加大法律意识培训,加强诚信理念教育,强化行业自律,不断增强农户、企业的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引导企业与农户签订协议,提高订单履约率,保障协议双方的利益。加大利益联结机制的履约监督力度,综合采取法律诉讼、信用曝光、违约备案等手段,督促诚信履约,努力打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合作环境。 

 

(六)强化督查考核 

强化督查督办,围绕决策部署重点,采取“领导班子重点抓、骨干力量集中抓、责任主体主责抓”的方式集中攻坚,将任务清单化,责任目标化,确保重点工作落实到位。以“完善机制”为核心,推进督查督办持续性,健全茯苓产业发展工作专项督察督办制度,对茯苓产业重大决策部署、各项重点工作以及领导重要指示精神等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查督办。增强督查督办权威性,建立督查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将茯苓产业发展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以专项督察和情况通报为抓手,督促各部门各责任单位抓好茯苓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

  

附件1:靖州茯苓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储备 

附件2:靖州县2023年至2027年茯苓种植计划 

 

 

附件1:                      靖州茯苓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储备 

(项目数:119项,总投资83.95亿元,其中2025年前,投资45.96亿元。)

(九)构建高质量“茯村”发展体系  

实施产业兴村工程。以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培育)渠阳茯苓小镇建设为统领,统筹靖州渠阳茯苓特色产业小镇规划和茯苓科技产业园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加快特色加工、美丽田园、康体养生、生态宜居为主题的小镇建设。以渠阳镇三合村、中新村为试点,依托渠阳茯苓小镇,以茯苓为核心产业,打造三产融合示范村建设、乡村共富示范区。

1.加快靖州渠阳茯苓特色产业小镇建设。以茯苓产业为主线,茯苓文化为支撑,建设茯苓文化生态广场、茯苓主题雕塑、茯苓文化街区、茯苓文化社区、茯苓药膳馆、茯苓养生馆等,将茯苓元素融入小镇建设的各个环节、角落,融入小镇人民的生产、生活中。

2.推进茯苓产业乡村建设。以渠阳镇三和村、中新村为样板,加快茯苓产业乡村建设。强化茯苓特色乡村顶层规划;开展村庄整治,改善人居环境;积极参与融入茯苓产业;开展茯苓标识系统、茯苓亭楼、茯苓康养、民宿民居、民俗度假等功能设施建设,绘制茯苓文化墙、茯苓诗墙、茯苓养生知识导图等;打造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乡村产业振兴样板。梯次推进以甘棠镇茯苓种植基地、排牙山茯苓种植基地、坳上杨梅林下茯苓种植基地等为中心的乡村建设,引导茯苓产业就业,建设茯苓文化宣传设施,打造茯苓产业特色乡村。

 

 

专栏九:产业兴村工程重点项目 

1.靖州渠阳茯苓特色产业小镇建设项目。包括发展茯苓产业、建设茯苓文化生态广场、茯苓主题雕塑、茯苓文化街区、茯苓文化社区等。

2.三合村、中新村茯苓特色乡村建设项目。包括乡村规划、环境整治、茯苓文化元素嵌入建设等。

 

 

六、 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保障 

加强茯苓产业组织领导。成立以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相关县级领导为副组长的靖州县茯苓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商科工信局,分管商科工信副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组建工作专班,强化对打造靖州县茯苓产业的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责,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二)完善政策保障 

制定、出台《关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茯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并尽快颁布实施,以满足茯苓产业管理工作的需要,促进茯苓产业步入法治化管理轨道,为茯苓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政策文件保障。进一步健全产业配套政策,每年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用于支持茯苓产业发展,保障茯苓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茯苓种植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将招商引资政策与引智、引技相结合,提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针对新药研发领域,设立专项鼓励政策;对财政贡献突出和取得重大发展成果的企业给予奖励;从税收政策、创业扶持等方面支持企业发展;通过安居保障政策,营造安居乐业的环境,增强人才吸引力。   

(三) 建立金融保障

鼓励各类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探索设立茯苓产业发展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防范风险、滚动发展”的原则运行。建立健全茯苓产业发展奖补、扶持政策,加大奖补、扶持力度。鼓励金融部门开展“茯苓产业贷”等业务。积极探索财政投入、基金增值和社会资本投资等多渠道并举的滚动投入机制,根据财力状况、茯苓产业现状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逐步增加基金规模。通过基金设立,吸引社会资本进入茯苓一二三产业,形成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源、社会资本之间的联动,为靖州茯苓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

 

(四) 加强市场监管 

加强茯苓产业管理和服务。各部门根据本部门工作,切实做好产业开发、产业管理、业务指导、政策解释、组织协调工作。成立茯苓菌种生产监管中心,加强茯苓菌种生产标准化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生产茯苓菌种。加大茯苓种植和初加工环节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使用国家明令禁用农药和硫磺等。加强监督靖州茯苓地方标准及茯苓初加工“十统一”共识落实实施到位。积极发挥中医药行业组织的作用,推进行业协会、合作社、企业、种植户等联动互动,形成合力,聚集发展。

(五)建立诚信机制

建立茯苓从业者诚信守约机制。加大法律意识培训,加强诚信理念教育,强化行业自律,不断增强农户、企业的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引导企业与农户签订协议,提高订单履约率,保障协议双方的利益。加大利益联结机制的履约监督力度,综合采取法律诉讼、信用曝光、违约备案等手段,督促诚信履约,努力打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合作环境。 

 

(六)强化督查考核 

强化督查督办,围绕决策部署重点,采取“领导班子重点抓、骨干力量集中抓、责任主体主责抓”的方式集中攻坚,将任务清单化,责任目标化,确保重点工作落实到位。以“完善机制”为核心,推进督查督办持续性,健全茯苓产业发展工作专项督察督办制度,对茯苓产业重大决策部署、各项重点工作以及领导重要指示精神等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查督办。增强督查督办权威性,建立督查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将茯苓产业发展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以专项督察和情况通报为抓手,督促各部门各责任单位抓好茯苓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

  

附件1:靖州茯苓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储备 

附件2:靖州县2023年至2027年茯苓种植计划 

 

 

附件1:                      靖州茯苓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储备 

(项目数:119项,总投资83.95亿元,其中2025年前,投资45.96亿元。)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投资(万元) 

牵头单位 

建设年限 

一、茯园体系 

1

中国靖州茯苓菌种种质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建设

茯苓产业园

5000

商科工信局

2023-2025

2

年产500万包茯苓菌种标准化生产厂房建设

茯苓产业园

2000

商科工信局

2023-2025

3

年产200万包茯苓菌种标准化生产厂房建设

渠阳镇

1000

商科工信局

2024-2025

4

茯苓种植用袋料生产厂房建设

渠阳镇

1500

农业农村局

2024-2025

5

2000亩茯苓GAP种植示范基地建设

排牙山等

2000

农业农村局

2023-2025

6

万亩茯苓林下种植示范推广基地建设

飞山马园

15000

农业农村局

2023-2025

7

2000亩仿野生茯苓生态价值实现示范基地建设

太阳坪

3000

农业农村局

2023-2025

8

万亩杨梅、山核桃、秋梨套种茯苓基地建设

甘棠渠阳镇

10000

农业农村局

2023-2025

9

20万亩茯苓种植保障林—马尾松造林建设

各乡镇

100000

林业局

2023-2027

二、茯业体系

10

茯苓科技产业园基础设施提升建设

茯苓产业园

50000

园区管委会

2023-2025

11

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园区公共管理服务平台建设

茯苓产业园

20000

园区管委会

2024-2025

12

60000平米标准厂房及企业孵化基地建设

茯苓产业园

20000

园区管委会

2023-2025

13

园区集中供能建设项目(LNG储备站建设)

茯苓产业园

10000

园区管委会

2023-2025

14

茯苓蒸制移址扩能建设

茯苓产业园

5000

园区管委会

2023-2025

15

茯苓仿生干燥公用设施建设

茯苓产业园

5000

园区管委会

2023-2025

16

园区应急中心建设

茯苓产业园

50000

园区管委会

2024-2025

17

中药药渣生物发酵处理项目

茯苓产业园

3000

商科工信局

2023-2025

18

茯苓药材战略储备库建设

茯苓产业园

1000

园区管委会

2024-2025

19

5000吨茯苓智能化初加工车间

茯苓产业园

10000

商科工信局

2023-2025

20

茯苓数字化智能初加工设备生产

茯苓产业园

5000

 招商

2024-2025

21

茯苓系列医药健康产品研发项目

茯苓产业园

30000

补天集团

2023-2025

22

茯苓等中药材配方颗粒产业化项目

茯苓产业园

20000

商科工信局

2023-2025

23

区域性中药制剂生产与配送中心建设

茯苓产业园

5000

商科工信局

2023-2025

24

茯苓等中药材提取物生产线建设

茯苓产业园

5000

招商 

2024-2025

25

茯苓多糖提取精制生产线建设

茯苓产业园

3000

商科工信局

2024-2025

26

茯苓特医食品生产线建设

茯苓产业园

2000

商科工信局

2025-2027

27

5000吨中药饮片厂建设

茯苓产业园

5000

商科工信局

2023-2025

28

茯苓精制饮片系列加工生产项目

茯苓产业园

2000

 招商

2024-2025

29

茯苓面条系列产品生产项目

茯苓产业园

3000

商科工信局

2023-2025

30

茯苓糕点系列产品生产项目

茯苓产业园

2000

招商

2023-2025

31

茯苓饼干系列产品生产项目

茯苓产业园

2000

招商

2024-2025

32

茯苓奶制品系列产品生产项目

茯苓产业园

2000

招商

2024-2025

33

茯苓快消类系列饮料生产项目

茯苓产业园

2000

招商

2024-2025

34

茯苓饮等液体保健饮料生产线建设

茯苓产业园

3000

商科工信局

2023-2025

35

茯苓功能性固体饮料生产线建设

茯苓产业园

2000

商科工信局

2024-2025

36

茯苓代用茶生产线建设

茯苓产业园

2000

招商

2023-2025

37

青茯茶(黑茶)生产线建设

茯苓产业园

2000

招商

2024-2025

38

茯苓天麻饮生产线建设目

茯苓产业园

2000

招商

2023-2025

39

茯苓黄精系列产品生产线建设

茯苓产业园

2000

招商

2023-2025

40

灵芝茯苓系列产品生产线建设

茯苓产业园

2000

招商

2023-2025

41

茯苓葛根系列产品生产线建设

茯苓产业园

2000

招商

2024-2025

42

茯苓养生酒生产线建设

茯苓产业园

2000

商科工信局

2023-2025

43

“靖州三宝”养生膏滋生产线建设

茯苓产业园

2000

商科工信局

2023-2025

44

茯苓祛湿系列产品生产线建设

茯苓产业园

3000

招商

2024-2025

45

茯苓安神系列产品生产线建设

茯苓产业园

3000

招商

2023-2025

46

茯苓药膳汤宝生产线建设

茯苓产业园

3000

招商

2024-2025

47

茯苓化妆品系列产品生产线建设

茯苓产业园

5000

商科工信局

2026-2027

48

茯苓美白皂等家化产品生产线建设

茯苓产业园

5000

商科工信局

2026-2027

49

茯苓皮中茯苓三萜提取精制生产线建设

茯苓产业园

3000

商科工信局

2025-2026

50

茯苓强化饲料研发及生产项目

茯苓产业园

3000

招商

2024-2025

51

茯苓鸡、茯苓鸭、茯苓猪养殖项目

茯苓产业园

3000

招商

2023-2025

52

医药食品包装材料生产线

茯苓产业园

3000

招商

2024-2025

53

医疗器械生产线(一、二类)

茯苓产业园

3000

招商

2024-2025

三、茯销体系

54

鲜茯苓交易市场提质扩能建设

茯苓产业园

5000

商科工信局

2023-2025

55

茯苓智能冷链仓储物流体系建设

茯苓产业园

5000

招商

2022-2026

56

茯苓初加工蒸制、干燥环节智能配送中心建设

茯苓产业园

3000

商科工信局

2023-2025

57

茯苓菌种暨中药材种子种苗交易中心建设

茯苓产业园

5000

园区管委会

2026-2027

58

全国茯苓(中药材)电子交易所建设

茯苓产业园

3000

园区管委会

2023-2024

59

全国茯苓(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建设

茯苓产业园

5000

市场局等

2023-2025

60

湘黔桂中药材综合交易市场建设

茯苓产业园

5000

园区管委会

2025-2027

61

茯苓生产全过程溯源体系建设项目

茯苓产业园

2000

市场管理局

2023-2025

62

茯苓之都会议会展中心建设

茯苓产业园

20000

园区管委会

2026-2027

四、茯科体系

63

茯苓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建设

茯苓产业园

20000

园区管委会

2026-2027

64

中国茯苓产业协同研究中心建设

茯苓产业园

2000

商科工信局

2023-2025

65

茯苓创新研究院建设

茯苓产业园

2000

商科工信局

2023-2025

66

茯苓菌种种质资源库建设

茯苓产业园

3000

商科工信局

2023-2025

67

茯苓代料栽培及推广研究

茯苓产业园

2000

农业农村局

2026-2027

68

液体发酵茯苓菌丝体及其制剂研究

茯苓产业园

20000

商科工信局

2026-2027

69

茯苓种植处理松线虫疫木研究

茯苓产业园

500

 林业局

2023-2025

70

高产优质茯苓用松木选育研究

茯苓产业园

500

 林业局

2026-2027

71

茯苓轮种障碍与土壤修复研究

茯苓产业园

500

 农业农村局

2023-2025

72

茯苓种植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

茯苓产业园

500

 林业局

2023-2025

73

茯苓等400种中药材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茯苓产业园

10000

商科工信局

2026-2027

74

20个含茯苓院内制剂开发研究

茯苓产业园

2000

商科工信局

2024-2027

75

3个含茯苓经典名方新药研究

茯苓产业园

1500

商科工信局

2024-2027

76

2个含茯苓中药创新药研究

茯苓产业园

10000

商科工信局

2023-2026

77

茯苓多糖新食品原料研究

茯苓产业园

2000

商科工信局

2026-2027

78

80个茯苓健康食品开发研究

茯苓产业园

4000

商科工信局

2023-2025

79

10个茯苓化妆品开发研究

茯苓产业园

1000

商科工信局

2023-2025

80

省级茯苓产业创新团队建设

茯苓产业园

2000

商科工信局

2024-2025

81

国家级茯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茯苓产业园

5000

商科工信局

2024-2025

82

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建设

茯苓产业园

1000

商科工信局

2024-2025

83

院士工作站建设

茯苓产业园

2000

商科工信局

2026-2027

84

茯苓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构建

茯苓产业园

2000

市场局

2023-2025

85

茯苓初加工在线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茯苓产业园

2000

市场局

2023-2025

86

茯苓科技成果转化专项

茯苓产业园

2000

商科工信局

2023-2025

87

茯苓有害生物防控预警与防控体系建设

茯苓产业园

1000

农业农村局

2023-2025

88

茯苓全产业链物联网建设

茯苓产业园

1000

商科工信局

2023-2024

89

茯苓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专项

茯苓产业园

1000

人社局

2023-2025

90

实施茯苓“十统一”行动

茯苓产业园

2500

茯苓管委会

长期

五、茯馆体系

91

茯苓文化体验数字化升级改造建设

茯苓产业园

1000

园区管委会

2026-2027

92

靖州茯苓全产业链AR体验制作

茯苓产业园

500

园区管委会

2025-2026

93

茯苓博物馆建设

茯苓产业园

5000

园区管委会

2026-2027

94

马园中药科普馆建设

飞山马园

1000

农业农村局

2025-2027

95

茯苓文化“五个一”专项

县内

1500

文旅局

2023-2025

96

“中国重要农产品文化遗产名单”

县内

500

农业农村局

2024-2025

六、茯养体系

97

茯苓主题酒店建设

茯苓产业园

20000

发改局

2026-2027

98

茯苓康养民宿度假村建设

飞山、排牙山

50000

补天集团

2026-2027

99

茯苓肿瘤康复疗养中心建设

飞山马园

20000

补天集团

2026-2027

100

茯苓养生养老基地建设

飞山马园

20000

补天集团

2024-2025

101

茯苓健康养生馆建设

飞山马园

2000

补天集团

2023-2025

102

茯苓医养体验中心建设

飞山马园

2000

补天集团

2024-2025

103

茯苓药膳馆建设

飞山马园

1000

补天集团

2023-2025

104

侗医苗药民族医药技术体验中心建设

飞山马园

2000

 卫健局

2026-2027

七、茯游体系

105

茯苓科技产业园工业旅游示范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县域

10000

文旅局

2023-2025

106

工业旅游示范区设施建设

茯苓产业园

5000

园区管委会

2023-2024

107

旅游购物体验中心建设

茯苓产业园

3000

园区管委会

2023-2025

108

茯苓农创文创中心建设

茯苓科技产业园

3000

商科工信局

2024-2025

109

旅游精品线路开发项目。

全域

10000

文旅局

2023-2025

110

茯苓康养旅游产品开发

茯苓产业园

1000

文旅局

2023-2025

111

茯苓演艺中心建设

茯苓产业园

5000

文旅局

2026-2027

八、茯节体系

112

全国茯苓产业大会

县内

400

政府办

长期

113

靖州茯苓文化节

县内

1000

政府办

长期

114

“靖州茯苓”公用品牌培育专项。

县内

500

市场局

长期

115

茯苓文化“七进”工程项目

县内

1000

文旅局

长期

116

茯苓品牌培育工程项目

县内

500

农业农村局

2023-2025

117

申请“中国重要农产品文化遗产名单”

县内

100

政府办

2023-2024

九、茯村体系

118

茯苓特色产业小镇建设

渠阳镇

50000

发改局

2026-2027

119

茯苓产业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三合村中新村

10000

乡村振兴局

2023-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