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又名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赤茯苓、白茯苓。茯苓性味甘、淡,归经心、脾、肾经,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皮”及“茯苓块”。
茯苓个: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无臭,味淡,嚼之粘牙。
茯苓皮:为削下的茯苓外皮,形状大小不一。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内面白色或淡棕色。质较松软,略具弹性。利水消肿。
茯苓块: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块片状,大小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赤茯苓:将棕红色或淡红色部分切成块状或片状。清利湿热。
白茯苓: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健脾渗透湿
《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1、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可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2、可用于小便不利,水肿(五苓散,苓桂甘汤),痰饮。
3、健脾:脾气虚弱证(四君子汤)。
4、安神:可用于心悸。
5、改善失眠:除去外皮之后的外层呈淡红色者,称赤茯苓,内层白色者,称白茯苓,中间有细松根穿过者称茯神,或抱木神,赤茯苓偏於利湿,白茯苓偏於健脾,茯神用以安神。
茯苓的服用禁忌
1、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2、《本草经集注》:"马蔺为之使。恶白敛。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
3、《药性论》:"忌米醋。"
4、《本草经疏》:"病人肾虚,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虚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5、《得配本草》:"气虚下陷、水涸口干俱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