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以前】
1.我国最古老的医药典籍《神农本草经》将茯苓列入上品,谓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2.汉朝名医褚少孙说茯苓令人“食之不死”,故茯苓有益寿延年“不死面”(《记事珠》)之称。
3.汉末《名医别录》言其“益气力,保神守中”。
【晋朝】
1.《经验后方》载,将华山茯苓切成枣样大小,用酒浸泡后,日服一块,久服可延年益寿,面如童颜。
2.晋朝道家葛洪的《抱朴子》中有个故事:王子季服茯苓十八年,玉女从之,能隐能彰,不食灵谷,瘕灭面,体玉铎。
【南北朝】
南北朝(梁)名医陶弘景称茯苓“利窍而益肌,厚肠而开心,调营而理卫,上品仙药也”。
【唐代】
1.唐《药性论》言其“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
2.唐朝诗人杜甫在《路逢襄阳杨少府人城戏呈杨员外绾》中有茯苓的诗句: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
3.唐朝诗人李商隐在《送阿龟归华》中有称赞茯苓的诗句:草堂归来背烟蔓,黄缓垂腰可奈何; 因汝华阳求药物,碧松之下茯苓多。
4.唐朝诗人吴融在《病中宜茯苓寄李谏议》中劝朋友治病时不要忘记用茯苓,有诗句:千年茯苓带龙鳞,太华逢头得最珍。金鼎晓煎云祥粉,玉瓯寒贮露含津。
【南北宋】
1.宋《太平御览》卷989引《典论》:“颖川郄俭能辟谷,饵茯苓。初检入市,茯苓价暴贵数倍。”可见,当时社会已推崇茯苓的药用。
2.宋朝黄庭坚在《鹧鸪天》中称茯苓可以使人长生百岁,有词句:汤泛水瓷一坐春,长松林下得灵根(茯苓又名茯灵);吉祥老子亲拈出,个个教成百岁人。
3.宋朝期间,茯苓在我国药材出口商贸中占有一定的市场。据《宋要会》记载,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置市舶司于广州,出口的60余种药材中,茯苓和茯神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4.北宋文学家苏辙因为体质欠佳,在调养过程中对茯苓保健功效深信不疑,相信茯苓有“固形养气延年而却老”的作用,曾留下有《服茯苓赋》对茯苓高度赞赏。
5.宋朝苏轼(东坡)兄弟爱服饵茯苓,苏东坡之弟苏辙撰有《服茯苓赋》。
6.南宋《吴氏中馈录》中提到,唐宋市肆食物中有一种叫“玉香糕”的,是用糯米、茯苓、人参、白术磨粉制成。它不是一般的糕点,而是能补益身体的营养食品。
【明代】
1.明《普济方》载有茯苓久服令人长生之法。
2.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
3.明末·贾九如《药品化义》称白茯苓“味独甘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甘淡属土,用补脾阴,土旺生金,兼益肺气。主治脾胃不和,泄泻腹胀,胸胁逆气,忧思烦满,胎气少安,膈间痰气。盖甘补则脾脏受益,中气既和,则津液自生,口焦舌干烦渴亦解。又治下部湿热,淋沥水肿,便溺黄赤,腰脐不利,停蓄邪水。盖淡渗则膀胱得养,肾气既旺,则腰脐间血自利,津道流行,益肺于上源,补脾于中部,令脾肺之气从上顺下,通调水道,以输膀胱,故小便多而能止,涩而能利”。
【清代】
1.清李化楠《醒园录》中谈到,明清之际,南京、扬州等地常有茯苓糕出售。种类很多,其中之一是用“七成粳米、三成白糯米、再加二、三成莲肉、苪实、茯苓、山药等粉末,均匀蒸之而成”。
2.清代《本草求真》称茯苓“入四君,则佐参术以渗脾家之湿,入六味,则使泽泻以行肾邪之余,最为利水除湿要药。书曰健脾,即水去而脾自健之谓也”。
3.古典名著《红楼梦》里有个因为丫环私赠茯苓霜引起的一场风波的故事,说明茯苓是一种珍贵的补益品。
4.在北方,享誉于世的“茯苓饼”,至今仍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传说慈禧太后曾食用“茯苓饼”,茯苓饼就成了晚清以来的京师名点。
5.《中国药典》称“茯苓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现在】
如今,我国的茯苓已出口东南亚、日本和其他地区。据医药部门统计,有80%的中药方剂配位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