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味甘淡,但药味并不重,所以常被烹制成药膳食用。早在古代,茯苓酒、茯苓粥、茯苓包子就已经是医书载录的膳食配方,还有以茯苓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各种风味独特的小吃、糕点,更是成为地方的特色膳食。
《红楼梦》里,柳家的哥哥得到广东官员送的茯苓霜,他媳妇分出一小包给了柳家的,因她女儿五儿身体虚弱,正好可以享用。接下来因为五儿又把茯苓霜送给芳官,引出一场纷争,弄得整个大观园里沸沸扬扬。说的茯苓霜,实际上是茯苓细粉。可以煮粥,可以作羹,可以做糕,用来健脾养胃,使虚弱的脾胃得以调养,身体得以恢复。
当年的茯苓饼可是宫廷爆款。据说,慈禧太后得了病,不思饮食,御膳房的厨师们绞尽脑汁,想到了茯苓,于是以松仁、桃仁、桂花、蜜糖为原料,配上茯苓粉,再用上等淀粉烙成外皮,精工细作制成了夹心薄饼。从此茯苓饼成了慈禧太后的保健美食。不仅慈禧太后自己喜欢吃,还作为至高无上的荣誉嘉奖给她喜欢的大臣们,谁若是吃得了这茯苓饼,谁就是当下朝廷之上的当红“炸子鸡”,这可不是吹的。
刚刚提到的茯苓饼,除了宫廷的精细配料外,还有多个配方,方多有变,不变的是茯苓。苏东坡《东坡杂记》中记述服食茯苓饼的功效和制作方法:以九蒸胡麻,用去皮茯苓,少入白蜜,为饼食之,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又有所谓秘传茯苓饼,取茯苓、米粉各等量,拌匀,加水调成糊,摊烙成薄饼,做成饼皮。另取四分之一量的蜂蜜、砂糖,放在锅里熬,蒸发掉一些水分,再将切细的核桃仁及桂花放入糖中拌匀做馅。最后,取馅放在摊平的饼皮上,在馅料上再覆盖一张皮子,稍烙一下,即成美味的茯苓夹饼。
还有一道茯苓香菇饭,茯苓是主料,配料是香菇、豌豆、油豆腐。先将茯苓蒸软、捣烂,再将浸发后的香菇切丝,油豆腐切丁,与粳米一并放锅内煮饭,有点像糯米饭,尤其是在如今有电饭煲的年代,这些操作都是最简单不过了。在煮到一半的时候把青豌豆撒在饭面上,焖至饭熟即成。其清香美味自不必多说,最吸引人的恐怕在于这饭多吃些也不怕胖,有茯苓把门,补脾利水。
(温馨提示:本文仅供参考,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因个人体质不同,用药需谨慎,请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