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分布很广,世界上主要分布于我国、拉丁美洲、大洋洲、日本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中。国内的分布则有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洲等省和自洽区。栽培的茯苓常以安徽、湖北和湖南的产量最高。但近年来新产区的广东、广西、福建等省,气候适宜,结合开山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茯苓年产量也很髙,为我国主要的新产区。
就海拔高度来说,据有关资料记载,茯苓主要分布于700-1000米之间,并认为茯苓宜栽培于此范围内者。我们通过一些实验和调查,认为海拔高度并不是影响茯苓分布的直接因素,而是由于海拔高度影响了温度的结果。因此,在考虑何处能栽培茯苓时,主要应从实际的温度情况来考虑。野生的茯苓常分布于700-1000米之间,这是因为1000米以上的高山因气温太低,不宜于茯苓的生长;而700米以下的低山或小丘,则因森林资源被破坏,以及人类的开垦和牲畜的践踏等因素影响了茯苓的自然分布。根据调查实验和研究内容显示,茯苓的分布与海拔高度的关系,这样的解释是较为合理的,而对于扩大茯苓的栽培范围则是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由此,研究者认为在海拔700米以下的广大地区,甚至象武汉地区这样夏季炎热的地方,只要栽培茯苓的其他条件适宜,都可以因地制宜进行茯苓的生产。
茯苓的自然分布与它所需的营养来源也有密切的关系。我国早在唐代李商隐的诗中就说:“碧松根下茯苓多”,可见我国在古代就已掌握了茯苓的自然分布和它的营养来源——松树的密切关系了。据现代了解,茯苓多生于马尾松、黄山松、云南松、赤松、黑松等松属植物的根上,另据报导,其他树种如漆树、栎树、枞树、柏树、桉树、桔树、枫树、桑树、柳树、洋玉兰、毛竹以至于玉米杆等也偶见有结苓的。由此可见茯苓与松属植物的密切关系了。但是茯苓是寄生于松树的根上行寄生生活还是生于松树死亡的部分行腐生生活呢?关于茯苓的营养万式这个问题,目前认识仍很不一致。我国较早有关茯苓比较全面记述的科学文献是1934年戴芳澜先生在《中国植物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指出:“此菌除寄生外,在寄主死亡部分亦能生活”,这就是认为茯苓的营养方式主要为寄生的,但也能腐生,即兼有两种营养方式。近年来虽有认为茯苓是行腐生生活的腐生菌者,但多数的文献或著作中则把茯苓描述为寄生于松根的寄生菌。茯苓究竟是寄生菌还是腐生菌呢?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不仅在理论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实践上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研究者曾把茯苓菌种接种在活的松树根上进行试验,结果都没有成活;但接种在死了的松树料筒或根部上,则能很快成活,并迅速生长蔓延,这说明茯苓不是寄生菌而是行腐生生活的腐生菌。群众在生产茯苓中有许多经验,其中之一,就是要在腊月备料,使料筒干透,才能用来栽培茯苓,而刚砍伐或砍伐不久未干透的料筒不能用于种茯苓,我们认为亦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刚砍伐或砍伐不久的料筒其组织仍可能是生活的,因此不适宜于行腐生生活的茯苓菌的生长。近年来群众在栽培茯苓中创造了所谓“活树栽培茯苓的新方法”,在生产实践上有一定的意义。但据研究者的调查了解和有关的报导,此法并不是把茯苓菌种接种在活的松树根上,而是接种在事先把活树的部分树根砍断并让其自行死亡了的松树根上,而且结苓后,活树仍能生长,不受茯苓菌的侵染,从这个例子,也充分的说明了茯苓为腐生菌而不是寄生菌了。
我国古代对于寻找野生茯苓有许多的经验,早在西汉时期,刘安所著《淮南子》中关于茯苓有“望松树赤者有之”的记载。到了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对茯苓的描述更为详尽,其中有关野生茯苓的寻找方法有这样的记载:“今东山人见山中古松久为人所斩伐,其枯折搓椿、枝叶不复上生者,谓之茯苓拔,即于四面丈余地内,以铁头锥刺地,如有茯苓则锥固不可拔,乃掘取之”。这个经验,至今仍可借鉴。今天群众寻找野生茯苓有许多经验,而其中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根据茯苓是一种腐生菌这个道理,到松树被砍伐后留下的死树蔸、死树根的周围去找,才能奏效。另者,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培养茯苓所采用的各种培养基,实质上也是按茯苓为腐生菌来设计的。
茯苓的分布与土壤的关系同样也很密切,常受到土壤状况所制约。从土壤的化学状况来看,茯苓要求酸性反应的土壤;从物理状况来看,茯苓在含砂量达60-70%的砂质土中,具有排水良好,疏松通气的环境最适宜。坡度10-35度的地方,有助于改善土壤的排水和通气的状况,是茯苓生长比较适合的地方;但坡度过大,则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干旱,也不宜于茯苓的生长和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