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全国茯苓(中药材)及其制品电子贸易平台! [登录] [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4006662399
APP下载

扫码进入小程序

茯苓文化
我国茯苓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本文探析古代茯苓传说故事、茯苓诗词曲赋、茯苓药方、茯苓食品等内容,挖掘千年茯苓文化,验证茯苓“药食同源”。
来源:管理员
2022-11-01 10:35:32
本草中国 | 道地药材:茯苓
道地药材”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后期汤显祖所著的戏剧《牡丹亭》[1],其中,“道”是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现代省区一级,“地”是“道”以下的具体产地。
来源:管理员
2022-10-06 17:15:58
《服茯苓赋》赏析
予少而多病,夏则脾不胜食,秋则肺不胜寒。治肺则病脾,治脾则病肺。平居服药,殆不复能愈。 我年少的时候经常生病,一到夏天则易脾虚食欲不振,一到秋天则易肺寒感冒流涕。治肺的时候脾虚的情况还在,治脾的时候肺又生病了。平时呆在家里服药,几乎就没有痊愈的时候。 
来源:管理员
2022-04-27 16:42:45
茯苓种植(栽培)技术重点
种茯苓,归根结底的说,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创造一个茯苓的适宜生长环境。任何作物都有它的生长习性和规律,不外乎:温度、湿度、氧气、营养、土壤… ·温度 20-30度是茯苓最舒服的温度。请测量土下15cm处。 ·湿度 茯苓菌丝生长需要水分。但
来源:管理员
2022-04-27 16:41:50
茯苓质量标准 解读《中国药典》
我们平时说茯苓好或者不好,总是说它白不白,硬不硬,切得好不好看,这么说并不科学。我们要评判茯苓质量的好坏,首先肯定要知道茯苓质量的标准。以下说的是干茯苓,因为鲜茯苓并不是市场流通的茯苓商品,所以没有出台质量标准。 《中国药典》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保证药品质量的法
来源:管理员
2022-04-27 16:40:46
古籍记载茯苓复方
⑴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伤寒论》五苓散)   ⑵治小便多、滑数不禁:白茯苓
来源:管理员
2022-04-27 16:37:22
茯苓古今功用比较分析
茯苓功用古今相同部分考察分析   《本草经》确认茯苓“利小便”后,后世本草充实主治大腹、水肿诸疾,古代含茯苓复方用治诸肿、水气、小便难、水肿胸满气急等。《药类法象》确认“和中益气”功能后,《药性解》又称“补脾气”,古代含茯苓复方广泛用于脾虚冷、脾胃
来源:管理员
2022-04-27 16:29:00
茯苓潜在功能现代研究和应用考察
现已明确,茯苓古今功用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古代本草、方剂中比较广泛使用的功能,《中国药典》弃之不收者比较突出。从历代本草记载和古代方剂应用,可以提炼出茯苓补肾强壮,止咳化痰, 降逆止呕,生津止渴,息风止痉和安胎等潜在功能。深入考察发现,一些潜在功能已得到当今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来源:本站原创
2022-04-27 16:27:09
茯苓的采收和加工
采收: 茯苓一般于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下种,当年11-12月第1次采收,于翌年4-5月第2次采收。茯苓成熟的标准是:苓场的土壤裂隙不再增大,菌核长口处已弥合,苓皮表面呈黑褐色或棕褐色,外皮薄而粗糙,裂纹不见白色。若苓皮呈现黄白色,则表示茯苓正在生长,可以延迟采挖。
来源:管理员
2022-04-27 16:24:56
茯苓情况概述
【茯苓性状鉴别】 茯苓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状,大小不一。其表皮呈淡灰棕色或黑色,外形呈瘤状皱缩,内部白色稍带粉红,大小不等。菌核的外表皮称为茯苓皮,近外表皮部淡红色部分为赤茯苓,中间白色部分为白茯苓,中间部分抱有松根者为茯神。茯苓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
来源:管理员
2022-04-27 16:23:52





0